王光英(1919717-)生于五四运动爆发那年--1919年的农历7月17日。他的父亲王治昌是民初北京政府的代理农商总长,政治上属于革新派,因不能忍受北洋军阀丧权辱国,于北伐战争前一年息影京门,不再做官抗战中,他不顾日本侵略者的威胁利诱,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并支持他的夫人掩护北平的地下工作者,受到中共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的赞许。王光英的母亲董洁如早在五四运动前就要求妇女从封建压迫和束缚下解放出来,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最早的学生。她曾有三位亲友与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烈士一起在军阀的绞刑架上就义。1938年至1943年,他是北平辅仁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毕业后留校当过一年助教。他的同学中有许多工商业家的子弟,有的家庭开了多家工厂。王光英在校成绩优秀,因而就有工厂请他以技术入股作为股东,而不需投资。于是,他成了王家诸多兄妹中唯一的以技术起家的资本家。1944年,王光英与友人合伙在天津创办近代化学厂。正值抗日战争的最后两年,形势非常酷烈,他冒着很大的风险,越过敌人的重重封锁,把一批批军需物资、医疗用品运到平津周围的解放区。在这些军需物资中,也包括了他的化学厂生产的可用来制造导火索的高纯度硫化氰。因为爱国,他后来还被当作共产党嫌疑坐过日本宪兵队的牢。1949年春节,王光英趁王光美偕刘少奇第一次回家省亲的机会,向刘少奇反映了工商业的状况和工商界人士的疑虑。刘少奇很重视这一情况,他得到毛泽东的首肯,于当年4月来到天津,接连对工人、机关干部、内外贸干部和工商业者作了十多次讲话,向大家讲明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不是反对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私营工商业还有它的积极作用,可以在国计民生与和平建设方面作出很多贡献,因此两个阶级之间还有许多共同利益、共同语言。这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天津讲话。这个讲话发表之后,天津市面,人心顿时安定下来,许多工厂重新开工,商店重新营业。1957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罗夫访问中国,王光英和几位工商界人士陪同周恩来总理在天津接待贵宾。十年动乱中,由于与刘少奇的亲属关系,王光英被捕入狱达八年之久,受尽磨难。拨乱反正之后,他曾经从政,担任过天津市副市长、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在天津,他还担任过天津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改革开放中,王光英被国家委以重任,担任中国光大(集团)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这是国内第一家驻港公司。光大公司在国际上很有声誉,拥有很多朋友,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前副总统蒙代尔、前国务卿基辛格、前财政部长康纳利和米勒,奥地利王子克里斯蒂安德巴尔,比利时王子阿尔伯符,泰国副总理披猜等等。1993年,75岁的王光英再一次离开经济领域,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人大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了研究制定各项法律,加强中国的法制建设,王光英投入了极大精力。他希望在有生之年把中国经济建设纳入法制化的道路,使国家经济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他用了很多时间视察各项法律的执行状况,足迹遍及全国。年事愈高,王光英的工作愈忙。据统计,他曾经在一个月里,就参加了19次外事活动,会见了14个国家的18个代表团和个人。这正如他所说的:我从商从政再从商再从政已经有几个轮回,每个轮回都开拓了我的视野,增加了许许多多老朋友、新朋友,因而每经过一个轮回我的工作范围也比以前更扩大